萬聖節系列~ 牛皮紙袋變裝記

posted in: Story | 0

 

-名稱:

Halloween一詞原自於"All Hallows Eve” (Hallow指聖人)。

-發原地:

西元前幾世紀的凱爾特人(Celts),指蘇格蘭、愛爾蘭、威爾斯一帶的人。

-由來:

凱爾特人在每年秋天的最後一天(10月31日)舉行一個叫「Samhain」的祭典。他們相信這一天 是所有靈魂最接   近人世的一天。而陰陽界大開之際,人們為了不被鬼魂干擾,便戴  面具嚇鬼,這非常相似於東方國家7月鬼門關大開的說法。

-演變:

隨著思想淡化、區域擴散及文化容入,萬聖節便成了不再只是單一以嚇鬼為目的的節日,更變成以化妝打扮、"給糖吃 ,不然就搗蛋" (Trick or Tread)的好玩節日。

-裝飾:

鬼臉南瓜燈(Jack-o-lantern)、 蜘蛛、蜘蛛網、墳墓、骷顱 及所有以橘色、黑色為主的裝飾。

-打扮:

由最初以驅鬼魂的驚憟裝扮,慢慢演變成今日有可愛的、性感的、偶像的、創意的••••••等等造型。萬聖節已經是個全民大狂歡的日子。

牛皮紙袋變裝記

       來到美國如果沒能參與萬聖節有關的任何一項活動的話,可以說是"白來了"。我的萬聖節"初體驗"便是剛來遊學的那一年,跟著同學參加了一場成人化妝舞會。

       我們幾個窮學生買不起裝扮衣物,也沒想到有什麼重要性,便說好用牛皮紙袋、落葉,簡單的做了帽子充數就去了舞會。等到了那裡才見識到什麼叫做"創意打扮"及"老美瘋狂"。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,一對夫妻把自己扮成"精子""卵子",十足搶盡了風頭。唸了服裝設計科的我,創意是有,製作也難不倒我,但要把自己穿成那樣,恐怕還真是沒胆。

 

img_1260

        從小被教育舞會是不良場所的我 ,這一場小小的舞會卻讓我開足了眼界。冷冽冽的10月天,還飄著雪的Ohio,萬聖節,只見一群群大人帶著孩子,瘋狂的裝扮、遊行、要糖,熱鬧的讓人忘記有多冷。那一天,甜甜的糖帶著我嚐盡了所有的驚艷。

 

img_1259

參加的第ㄧ個化妝舞會在Akron ,Ohio.我們三個女孩用的全是牛皮紙袋+落葉